【至信股份】IPO:被忽略的5大暗线冲关主板的光

发布时间:2025-11-04 19:43 阅读次数:

  

【至信股份】IPO:被忽略的5大暗线冲关主板的光鲜与隐忧

  1995年成立的至信股份公司前身为至信有限,2023年8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在全国设有10个子公司和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汽车白车身冲焊件的研发生产及模具开发、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覆盖冷冲压件、焊接总成件等全车冲焊件需求。客户涵盖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知名整车制造厂商的一级供应商,并已配套宁德时代、英纳法、伟巴斯特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关于至信股份此次IPO,客户集中度是市场关注的显性问题: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3.86%、79.77%、74.82%、68%,远超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水平(同行多利科技、华达科技前五大客户占比均低于55%)。其中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两大核心客户2025H1合计贡献收入43.15%(长安19.38%+吉利23.77%),客户粘性极强。

  同时长安福特2024年对公司收入同比下滑5.74%(从7.76亿元降至7.18亿元),且新客户开拓成效有限——2023年新增的理想汽车,2025H1收入占比仅4.22%,且部分新增客户(如哪吒汽车)因自身经营不善已退出合作。

  但细看其招股书细节、问询回复漏洞与行业变革逻辑后,不难发现藏在数据缝隙里的深层矛盾。这些隐藏在光鲜报表后的风险,给此次其IPO之路又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让人诧异。

  至信股份在招股书中将“热成型及轻量化技术”列为核心竞争力,宣称2025年1-6月新能源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已达71.42%,但文件细节却暴露技术短板。根据第二轮问询回复发行人虽具备铝冲压能力,但“暂未涉及铝压铸领域”,且2024年铝材采购占比仅15%,核心产品仍以钢制冲焊件为主;专利数据更显被动——截至2025年6月末,发行人371项专利中仅12项涉及铝合金加工,一体化压铸相关技术完全空白。

  发行人布局与行业趋势形成鲜明反差:发行人第二轮问询回复引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年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需降低35%,铝合金应用占比将持续提升,但至信股份募投10.29亿元仍聚焦钢制冲焊产能扩张,新增冷冲压产能3000万次/年、热成型产能150万次/年。

  更关键的是,第二轮问询回复承认“多利科技、常青股份等同行业可比公司具备一体化压铸技术”,却回避“是否计划布局铝压铸”的追问,仅以“冲焊技术适用于车身总成件”模糊回应——当比亚迪、蔚来等核心客户加速采用一体化铝制车身时,这种技术路线保守性恐成产能闲置隐患。

  市场普遍关注到至信股份2025-2027年营运资金缺口达8.07亿元,但鲜有人追问:为何拟募资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却敢启动超10亿元的扩产项目。拆解招股书财务数据可见诡异之处: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达4311万元,占营业利润的19.45%,其中政府补助占比超80%,若剔除这笔非经常性收益,净利润将从2.04亿元缩水至1.66亿元,降幅近两成。

  更隐蔽的风险藏在存货与应收的“双杀”逻辑中。2024年发行人存货跌价损失翻倍至7261万元,主要源于哪吒汽车项目滞销库存;同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达2533万元,逾期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825.67万元增至2024年末4070.42万元,两者合计吞噬16%的净利润。这种“卖出去收不到钱,生产出来卖不掉”的循环,使其2024年流动比率仅1.17,低于行业均值1.41。

  在此背景下,3亿元补流款更像“杯水车薪”--明确“公司依赖供应商账期(平均60天)和客户回款(平均90天)维持”,若上市遇阻,资金链断裂风险陡增。

  至信股份设立宁波明傲、宁波亨楚等五家员工持股平台,宣称“激励核心员工”,但穿透股权结构可见玄机:持股名单中一线%;而高管团队(冯渝、石丰平等)持股占比超90%,且所有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由实控人陈志宇夫妇控制的至信衍数担任。

  更刺眼的是退出条款:“员工离职时需按实缴资金+同期银行活期利息转让份额”,彻底剥夺分享上市增值收益的权利--对照行业惯例,合理股权激励应基于公允价值(参考同行多利科技20倍市盈率),若按2024年末净资产3.2元/股测算,员工受让价或不足3元/股,而上市后股价有望突破20元/股,高管团队可轻松获得近6倍收益,普通员工却被排除在利益体系之外。这种“高管独食”的激励设计,与招股书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表述形成矛盾。

  至信股份除了对长安和吉利的依赖之外,其和长安福特的合作关系却处处透露出了诡异:长安福特在2022-2024年既是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年均8.5%),又是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冷卷/冷板金额年均8200万元)。

  发行人虽以“供应链协同”解释,但未披露定价依据:2024年向长安福特采购的冷卷单价为4850元/吨,较向宝武集团采购的4698元/吨高出3.2%,在钢材价格透明的市场中,溢价采购合理性存疑。

  2024年长安福特对至信股份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2%(从3.08亿元降至2.71亿元),但采购额却增长8%(从8673万元增至9367万元),这种“销售降、采购升”的异常,但目前却无明确的解释,这种“双向交易”会不会暗藏利益输送风险,恐引发审核委员对利益交换的质疑。

  至信股份宣称“已完成社保公积金与劳务派遣整改”,但文件细节暴露隐患。2024年末仍有311名员工未缴纳公积金,按重庆最低标准(1800元/月,单位缴纳5%)测算,2022-2024年累计补缴缺口超600万元。

  更隐蔽的是劳务派遣“隐性反弹”,根据其第一轮问询回复(“5.关于外协加工与劳务外包”)显示,虽然名义劳务派遣占比降至5.79%,但新增211名“劳务外包”人员未计入统计,这些人员从事的冲压、焊接工作与正式员工无实质差异,却规避了社保缴纳义务。

  《社会保险法》指出;社保不合规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国企采购名单之外,而长安、吉利等核心客户均有此类要求;更关键的是,公司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是合规经营,若被认定为“刻意规避用工成本”,不仅需补缴款项,还可能被追缴已享受的1200万元税收减免。但其第二轮问询回复未披露整改时间表,这种“只说整改、不说结果”的态度,恐成上会致命漏洞。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15845235212

AICoin官网

扫一扫,关注AICoin